English

“走西口”:雄风又起

1999-03-2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邢兆远 我有话说

西出阳关,天高地阔。

天山南北,魅力无穷,她在中国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位置令世人瞩目。去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考察新疆时发表的优先加快新疆经济发展的讲话,掀动起漫卷的春潮:汇聚了国有、集体、乡镇、个体、股份等多种经济成份的参与开发者挟资前来,他们迈着铿锵的步伐,以恢弘气度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渗透进新疆各个领域和角落。据统计,从1997年到1998年的两年间,投资者们与新疆签订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131项,落实1075项,落实金额78.34亿元。

一时间,“走西口”雄风骤起!纵观历史,何曾有过这等声势的“西进”壮举?新疆,究竟以何种魅力在吸引着人们?走西口,将给中国带来什么?

资源吸引,优化“空间配置”

西进狂飚,其来有自。2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形成了资本、技术、人才大流动的浪潮。起初,东部地区以其政策、地理位置等诸多优势,得风气之先,率先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如今,积20年之功,东部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资主体,完成了资本积累的初始阶段,迫切希望拓展资本经营的新天地。这时,拥挤在东部的投资者们,骤然发现,他们身处的这块曾使自己萌发、生长起来的土地,空间那么狭小,资源实在有限。

当,他们,挟重资,环顾神州,目注西陲时,眼界豁然廓开,天山南北好风光,绿洲瓜果蔽野牛羊,更有那石油黑棉花白,引得各路英豪竞相折腰。

新疆经济在历史上也曾数度辉煌,周穆王西巡,西王母展示的奇珍异宝虽为传说,尚不足为据。但张骞通西域时引进的大宛良驹、葡萄苜蓿,盛唐时往来于丝绸之路的胡贾巨商和他们贩来的西域特产,则见诸信史,可为明证。

到了近现代,虽然在洋务运动、抗日战争和“三线建设”中,内地经济三次西进,也曾为新疆的经济注入了一定的活力。然而,由于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新疆这片富饶的土地,始终处于半醒半睡的状态。

进入90年代,伴随着国家各方面政策向西部的倾斜,一度冷寂的天山脚下,戈壁荒原,开始透出阵阵热意。一年一度的乌洽会,越来越受到内地各省区的重视,去年的乌洽会,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市组成了高规格的政府代表团赴会,而排名全国电子行业前10位的深圳赛格集团、光大依波钟表、深圳万科等知名企业纷纷亮相,这些都说明新疆的发展前景和向西开放的优势得到国人普遍关注。

有朋自远方来,他们满怀着希望;主人则扫榻以迎,心中也充满了渴望。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汇集到一起,联手进行从资源共有、市场共存到利益共享的全面合作,开发大西北的丰厚资源和广袤市场。

新疆人说只有在经济合理布局的背景下,重新审视自己,通过跨区域合作,扬长避短,才能摆脱过去紧步东部产业后尘的被动落后局面。为此,新疆已做好了承接东部经济辐射的准备,他们积极推进东联战略,先后与东部的10多个省市建立了联合协作关系,仅1997、1998两年,就与中东部地区落实协作项目442个,金额59.4亿元。与此同时,新疆的企业采用租赁、承包、拍卖、挂靠名牌、技术转让和引进、合资、控股等多种形式,加强同外省区市企业的联合协作力度。

以新疆的土地、矿产、森林、草原等资源与东部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相结合,实现资源的空间配置,通过大市场的整合,新疆与东部在互补、互利、互促中逐渐连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分工明确、协调发展的经济大格局,必将会走活新疆、走活东部,更走活全国这盘棋。

市场吸引,促进“要素流动”

新疆周边与8个国家接壤。如今,在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巴克图等15个陆桥口岸,新疆人把贸易市场办到了国门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国家和内地不同地区的人们,或经商或投资或旅游购物,纷至沓来。新疆这个新兴的大市场日益显示出诱人的商机。

新疆牢牢抓住机遇,提出利用新亚欧大陆桥带动新疆经济发展的思路:以陆桥为依托,加快新疆境内国际大通道建设,扩大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以贸易为突破口,实现产业联动;以市场为纽带加快向外向型经济转轨;将“东联西出”与“西进东引”相结合,双向参与国内、国际经济交流,实现全方位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带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尽快转换。

几年来,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新疆以贸易为突破口的“陆桥经济”取得了显著进展。内地众多企业沿桥西上,寻找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大量的人员、物资、资金、技术随之流向新疆。迄今已有30个省市和国家20多个部委与新疆建立了包括农业、工业、基建、交通、贸易等经济技术联合和协作关系。到目前为止,已融通资金45.5亿元,物资协作总额达230多亿元,催生了天山南北星罗棋布的企业。

新疆把贸易作为突破口的另一个举措是举办乌鲁木齐经济贸易洽谈会。据介绍,全国有近30个省市参加过洽谈会,基本上都有成交的贸易项目,其中有26个省市区还达成了经济技术合作项目。一大批企业通过洽谈会打开了新疆市场乃至进入了独联体和中亚市场。这极大地增强了内地省市“走西口”的信心和热情。据介绍,内地一大批企业在踊跃参加洽谈会的同时,还纷纷开始在新疆设立办事处、联络处,摆出了立足新疆谋求发展的架式。

这一切都表明,作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和联系中亚的纽带,新疆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位置越来越引人注目。新疆人以陆桥为依托、以贸易为突破口、以市场为纽带,“东联西出”与“西进东引”相结合推动经济发展的思路正在成为现实。

效益吸引,带动“产业升级”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真正吸引企业经营者的只有两个字“效益”。因此,与以往“支援大西北”式的东西合作不同的是,除了政策导向外,价值规律是引导东部的投资者们心甘情愿地投身新疆的开发。

可以说,新疆确实不负投资者之所望,给了他们期望之中甚至是意料之外的丰厚回报。国内电焊条生产的“龙头老大”天津电焊条厂生产的“大桥”牌电焊条,是国家机电行业唯一的金奖产品。但“大桥”想打入西北市场却面临着路途遥远,运费过高的困难。通过一个商业代表团牵线,他们与新疆石河子天山电焊条厂相识,这是一家有对巴基斯坦、独联体国家出口业务及为油田服务方面的优势,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自感缺乏实力,而也迫切需要与高水平的企业联合的企业。双方一拍即合。几年来,天山厂的产品市场占有率由50%提高到90%以上,300来人的小厂,年创产值4000多万元,建立起“大桥”品牌西进的桥头堡。

在西进的征途上,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发达省市,都看到了远景,尝到了甜头,加大了与新疆合作的力度;而一大批从事诸如纺织、造纸、皮革、食品乃至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的企业,更是看好了新疆的独特优势。近年来,上海、天津、广东等地的纺织部门和企业,分别以资金、技术、设备等作为投入,与新疆联合开发建设了130多万亩棉花生产基地,投入资金达3亿多元。大批棉纺初加工企业更是陆续向西部棉产区转移。

“东联”不但使新疆经济繁荣了,更具深远意义的是,由于东部的投资者把技术、设备、管理带到了新疆,促进了新疆的产业升级,为新疆经济的持续长久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疆汽车厂加入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后,利用二汽提供的东风汽车底盘优势,开发出60多种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其中两种沙漠汽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填补了国内空白,还进入了国际市场。现在他们年组装各种汽车4000多辆,成为自治区机械行业的骨干企业。

“广汇模式及其在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中的地位”研讨会3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本报记者高腾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